查看原文
其他

《金融研究》2020年第3-5期十二篇会计类文章

程慧煜 谢添赟 会计学术联盟 2023-02-24

2020优秀会计学子科研暑期训练营“录取名单”
2020年SSCI“会计与财务“期刊分区名单
Stata入门第3天: 精彩回顾与学霸笔记
Stata入门第2天:精彩回顾与学霸笔记
Stata入门第1天:精彩回顾与学霸笔记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 选题来源」参考
今日直播,实证会计与Stata训练营04期论文班
2019年CJAR期刊引用分升至2.5,影响力再提升!
2020年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博士拟录取名单”
2020年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博士拟录取名单”

《金融研究》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中国金融学会主办,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金融研究》编辑部编辑出版,对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正式出版物。创刊40年,已成为引领国内学术前沿的理论性、政策性、实践性兼备的权威学术期刊。《金融研究》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并入选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金融研究》2020年第五期

四篇会计与财务类文章


目录

1.违约与杠杆周期——一个带有救助的金融加速器模型

陆磊, 刘学

 

2.中国金融形势的动态特征与演变机理分析:1996-2016

罗煜, 甘静芸, 何青

 

3.波动溢出网络视角的金融风险传染研究

宫晓莉, 熊熊

 

4.财政压力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兴起

曹光宇, 刘晨冉, 周黎安, 刘畅

 

5.延迟退休年龄、内生生育率与养老金

耿志祥, 孙祁祥

 

6.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企业出口决策?——基于出口频率的视角

綦建红, 尹达, 刘慧

 

7.产业政策与信贷资金配置效率

李广子, 刘力

 

8.集体主义与居民家庭消费——来自中国的经验发现

田子方

 

9.理性预期与能源投资——基于中国碳减排承诺的自然实验

谢里, 郑新业

 

10.再融资监管促进企业理性投资了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覃家琦, 杨雪, 陈艳, 孙凌霞

 

11.资本市场国际影响力提升效应研究——来自A股纳入明晟(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证据

倪骁然, 顾明

0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企业出口决策?

——基于出口频率的视角


綦建红, 尹达, 刘慧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出口频率作为出口决策的重要一环,是企业出口扩展的新边际,也是出口变化的“晴雨表”。此处在随机存货模型的基础上,考察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出口频率的影响实际使用渠道,并采用2000-2006年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会显着降低企业出口频率,且由此影响存在部分惯性效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通过贸易成本,存货成本和市场需求变化共同影响企业出口频率的中介效应十分显着,其中贸易成本是最重要的替代渠道,占比达到19%以上;如果进一步考虑目的国,产品和企业异质性,会发现出口目的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出口产品为中间品和消费品的企业,其出口频率受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较小。因此,政府和企业应高度关注出口频率的变化趋势,合理应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决策的外部冲击。


关键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出口频率  中介效应  异质性  

02

产业政策与信贷资金配置效率


李广子, 刘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摘要:基于上市公司逐笔银行贷款合约数据,本文考察了产业政策对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处于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行业时,公司所拥有的政企关系对银行贷款合约制定的积极作用会更大,全要素生产率对银行贷款合约制定的积极作用会更小,基于分省产业政策以及上市公司全部贷款数据的分析进一步确认了上述结论。从影响因素来看,当上市公司为国有企业、所在省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越高、法治环境越差时,产业政策的影响会越明显。本文的证据表明,通过加强法治建设、为不同所有制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改善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能够提升产业政策指导下的信贷资金配置效率。


关键词:  产业政策  贷款合约  政企关系  全要素生产率  效率    

03

再融资监管促进企业理性投资了吗?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覃家琦, 杨雪, 陈艳, 孙凌霞

南开大学商学院;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中山大学国际贸易与金融学院

摘要:本文以2007-2016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中国再融资监管制度是否促进了企业的理性投资行为。研究发现:上市企业投资决策符合资本成本约束的理性指标,表明中国权益市场中存在普遍的市场约束力;但企业再融资后投资理性程度明显降低;对监管失效的原因分析表明,企业投资合理程度下降受到事前融资推动和事后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影响:监管规则对事前再融资激励缺乏有效把控,导致再融资资格出现错配;而对事后募集资金用途的监管不严,则导致部分企业对募集资金的用途进行随意变更,使企业投资合理程度降低。企业投资决策自治机制,优化权益再融资监管,促进资本市场改革提供了实证依据和一定的现实启示。


关键词:再融资监管  资本成本  理性投资


04

资本市场国际影响力提升效应研究

——来自A股纳入明晟(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证据


倪骁然, 顾明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2018年5月15日,首批合并明晟(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A股股票清单正式宣布。我们发现,被互换MSCI的股票(标的股票)在公告日前后有显着为正的累计超额收益。相较于主要特征相似性的匹配股票,标的股票替换MSCI后的分析师评级有显着着提升。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公告日前后融资(融券)交易量显着上升(下降),而换手率没有明显变化,并且净融资交易与公告效应显着正相关。本文的发现表明,A股交替MSCI这一事件具有明显的信息含量,传递了有关企业前景的正面信息,并导致本地市场聪明投资者进行更活跃的交易,这对促进价格发现,促成价值投资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市场开放  MSCI   融资融券  公告效应  信息含量    

学术板块荣誉出品

   整理:程慧煜 西安财经大学研究生

   稿件整理:林小楠 汕头大学本科生

稿件初审:张雪 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 

播音:王雅丽 石河子大学研究生‍ 

编辑:谢添赟  西南大学研究生

审核:刘建超 湖南大学研究生

副主编:彭泓 中山大学本科生

副主编助理:张超 吉林财经大学本科生

指导:水皮/李高波  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生







《金融研究》2020年第四期

四篇会计与财务类文章



目录

信用与资本——开发性金融研究

陈元


金融发展、企业创新与经济增长

庄毓敏, 储青青, 马勇


收入不平等、政府支出与实际汇率——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研究

梅冬州, 吴梦涛, 钱铁峰, 谭松涛

 

融资约束、金融市场化与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

张盼盼, 张胜利, 陈建国

 

地方竞争是否阻碍了地方政府债务绩效的提升?——理论框架及空间计量研究

洪源, 陈丽, 曹越

 

对外开放是否导致银行业的风险上升?——基于外资持股比例与海外资产占比的实证检验

马理, 何云, 牛慕鸿

 

绿色信贷政策得不偿失还是得偿所愿?——基于资源配置视角的PSM-DID成本效率分析

丁宁, 任亦侬, 左颖

 

市场模式、政府模式与城商行流动性风险化解—一个三期博弈的分析框架

刘向明, 邓翔欧, 藏波

 

私人信息、公开信息与中国的金融市场参与

李俊青, 李响, 梁琪

 

债券市场的评级信息能改善股票市场信息环境吗?——来自分析师预测的证据

林晚发, 赵仲匡, 刘颖斐, 宋敏

 

首日涨停板制度与IPO解禁效应——基于投机泡沫视角的分析

唐斯圆, 宋顺林



题目、作者、作者单位、关键词


1. 对外开放是否导致银行业的风险上升?
——基于外资持股比例与海外资产占比的实证检验 马理, 何云, 牛慕鸿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
摘要:对外开放是否导致商业银行的风险上升,以往学者的研究结论并不统一。本文基于中国392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检验了“引进来”(用外资持股比例作为替代指标)与“走出去”(用海外资产占比作为替代指标)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外开放与商业银行的风险之间呈现非线性曲线特征并存在临界点;对中小型商业银行而言,过高的外资持股比例与过低的境外投资规模会带来风险;对大型商业银行而言,境外投资规模存在一个阈值区间,在阈值区间内,可能导致银行风险上升。政策建议是:外资参股中小型商业银行的比例可能不宜过高,鼓励中小型商业银行加大境外投资力度,大型商业银行可以根据特定时期的目标来调整对外开放策略,同时应强化风险预警与防范手段,在坚持与扩大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实施宏观审慎原则,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
关键词:对外开放  外资持股比例  海外资产占比  商业银行风险   


2. 绿色信贷政策得不偿失还是得偿所愿?
——基于资源配置视角的PSM-DID成本效率分析 丁宁, 任亦侬, 左颖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聚焦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明确提出了发展绿色金融的战略要求。商业银行作为实施绿色信贷政策的主体,更加关注因此而产生的成本效率问题,即考量银行自身是得不偿失抑或得偿所愿?本文基于2005—2017年间73家中国商业银行的数据,首先,运用SFA模型测算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其次,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实证分析绿色信贷政策对银行成本效率影响的净效应;最后,采用边际动态检验方法考察绿色信贷政策净效应的影响趋势。文章发现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会通过成本效应机制降低银行成本效率,但同时因其改善了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提升了银行的声誉,从而对银行成本效率施加正向影响。此外,文章还发现绿色信贷政策的净效应呈现U型趋势,表现为2007—2013年绿色信贷政策净效应负向影响加深,2014年后出现转好信号,现已越过U型谷底。因此,从长期看,绿色信贷政策将有利于银行成本效率提升。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绿色信贷政策  成本效率  PSM-DID   
3. 债券市场的评级信息能改善股票市场信息环境吗?
——来自分析师预测的证据 林晚发, 赵仲匡, 刘颖斐, 宋敏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研究发现,信用评级增加了分析师预测的公共信息,同时没有减少分析师预测的私有信息,即信用评级信息能够改善股票市场信息环境。具体地,本文利用2006-2016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发现,信用评级能显著提高分析师预测精度、降低分析师预测分歧度与乐观偏差,且这种效应在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低能力分析师跟踪的企业以及外资参股的评级机构中更加显著,这说明信用评级向分析师提供了新的信息。进一步地,信用评级只增加了分析师预测的公共信息,对私有信息没有显著影响,同时也不影响分析师的调研行为,上述结论表明信用评级信息披露并不影响分析师拥有私有信息的优势,且信用评级机构与分析师之间存在互补而非替代关系。因此,金融监管应该加强对评级机构尽职调研的要求,充分发挥信用评级机构的信息中介功能。
关键词:  信用评级  分析师预测  公共信息  私有信息   
4. 首日涨停板制度与IPO解禁效应
——基于投机泡沫视角的分析 唐斯圆, 宋顺林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摘要:本文以2006—2016年上市的1397家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首日涨停板制度对新股解禁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首日涨停板制度实施期间发行的新股,解禁时有显著更差的市场表现,[-30,30]窗口期间的超额回报低至-8.43%,同时有更小的异常交易量和异常波动率;新股上市时股价高估程度越大、投资者情绪越高,首日涨停板制度对解禁效应的影响越强。上述结果支持了Hong et al.(2006)提出的“解禁与资产泡沫破灭”的理论,即首日涨停板制度导致新股发行后投机泡沫累积,投机泡沫破灭导致解禁时更大幅度的股价下跌。本文的研究结论补充了首日涨停板制度后果的文献,并对防范金融风险和完善新股市场化改革具有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
关键词:  新股解禁  投机泡沫  首日涨停板    





学术板块荣誉出品

整理:程慧煜 西安财经大学研究生

编辑:雷国鹏  吕梁学院本科生

审核:孙玥 宁夏大学 研究生

主播:吕蓓 内科大包头师范学院本科生

副主编:程慧煜 西安财经大学研究生

指导:水皮/李高波 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生




《金融研究》2020年第三期

四篇会计与财务类文章





目录

1.内外部金融周期差异如何影响中国跨境资本流动?孙天琦, 王笑笑
2.人民币汇率波动如何影响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陈琳, 袁志刚, 朱一帆 3.城市群政策能否促进区域金融协调发展?——基于方言视角下的实证检验刘倩, 朱书尚, 吴非
4.地方金融发展能够影响FDI的区位选择吗?——一个基于城市商业银行设立的准自然实验吕朝凤, 毛霞 5.高房价是否导致了区域高技能人力资本流出?宋弘, 吴茂华 6.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出口绩效——基于社会网络和企业异质性的研究孙天阳, 成丽红 7.劳动保护、社保压力与企业违约风险——基于《社会保险法》实施的研究许红梅, 李春涛 8.P2P借款人的定价偏差与被动违约风险——基于“人人贷”数据的分析封思贤, 那晋领 9.委托理财导致上市公司脱实向虚吗?——基于企业创新的视角郝项超 10.期权激励与企业并购行为王姝勋, 董艳 11.事前披露能够降低董监高减持的获利能力吗?——基于中国“减持新规”的实证检验张程, 曾庆生, 贺惠宇




劳动保护,社保压力与企业违约风险

-基于《社会保险法》实施的研究


许红梅,李春涛

华南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 本文利用2011年《社会保险法》实施的政策冲击所造成的准自然实验情境重叠双重模型,考察了劳动保护对上市公司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保护加强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违约风险显着提升了约1.5%。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了劳动保护影响企业违约风险的渠道,发现劳动保护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性债务水平,并最终提高了违约风险。企业,融资约束水平较高,信息披露的水平和创新水平降低的企业,劳动保护对企业违约风险的影响更加显着。这里发展了劳动保护经济后果的研究,也为评价《社会保险法》的政策研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本研究可为“新冠”疫情期间政府制定政策减免企业社保支出提供参考。

关键词:   劳动保护  社会保险法  劳动成本  企业债务违约风险 


委托理财领导上市公司脱实向虚吗?
-基于企业创新的视角郝项超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财金研究所摘要: 依据2008-2017年上市公司委托理财与专利数据,此处实证研究了委托理财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委托理财规模与理财收益对公司业绩贡献的增加,上市公司总体上创新数量变化对于不同的委托理财而言,上市公司购买银行与非银行委托理财对创新质量的影响程度,但对创新数量的影响却正好相反。理财对创新数量的影响可能相互抵消,从而导致总体上委托理财对创新数量的影响不显着。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购买更多的委托理财导致上市公司更加切实进行风险低的开发性创新,减少风险高的探索性创新。购买银行理财的上市公司更偶然机会主义创新,而购买非银行理财的上市公司更可能消极创新。总之,基于企业创新视角的分析发现规模和投机性的委托理财会干扰上市公司创新行为,导致其经营“脱实向虚”。依据2008-2017年上市公司委托理财与专利数据,此处实证研究了委托理财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委托理财规模与理财收益对公司业绩贡献的增加,上市公司总体上创新数量变化对于不同的委托理财而言,上市公司购买银行与非银行委托理财对创新质量的影响程度,但对创新数量的影响却正好相反。理财对创新数量的影响可能相互抵消,从而导致总体上委托理财对创新数量的影响不显着。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购买更多的委托理财导致上市公司更加切实进行风险低的开发性创新,减少风险高的探索性创新。购买银行理财的上市公司更偶然机会主义创新,而购买非银行理财的上市公司更可能消极创新。总之,基于企业创新视角的分析发现规模和投机性的委托理财会干扰上市公司创新行为,导致其经营“脱实向虚”。

关键词:  委托理财  企业创新  代理问题  财务管理  

期权激励与企业并购行为


王姝勋,董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摘要: 本文以2006年至2015年以前年度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补偿激励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授予高管的补偿激励显着提升了企业发起并购的可能性和并购规模。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激励对象异质性会影响补偿激励的效果,补偿激励对企业并购趋势和并购规模的提升作用在管理者年龄较大,管理者任期较晚。最后,本文还发现了激励促进了企业并购的财务业绩。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有关预算激励效果方面的文献,而且对于理解企业并购行为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预算激励  企业并购  风险承担  高管特征

事前披露能够降低董监高减持的获利能力吗?

-基于中国的“减持新规”的实证检验


张程,曾庆生,贺惠宇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上海200433;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上海200433;

新加坡管理大学会计学院,新加坡188065

摘要: 中国证监会于2017年5月修订并实施的“减持新规”首次为上述命题的检验提供了独特的研究场景。通过“事件”的摘要  “事前披露”能否降低董监高交易的信息优势?研究法”,此处对“减持新规”前后连续的董监高减持行为进行研究,考察事前披露减持计划是否会脱离董监高减持时的信息优势。实证结果表明,“减持新法规”实施后董监高减持的短期超常收益显着低于“减持新规”实施前,这说明事前披露会抑制董监高交易的择时能力。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当公司信息质量较差,所处地区的市场化程度降低,增长性较高,减持规模突破时,事前披露对董监高减持获利能力的削减作用更强;“减持新规”实施对董监管高减持超常收益的缩小主要体现在交易日与减持计划披露日间隔短的减持样本中。此处在实证凭证上验证了“事前披露”可以降低董监高交易的信息优势,丰富了内部人交易研究文献,也为先前的“减持新规”的实施效果提供了证据和建议。

关键词:  减持新规  事前披露  内部人交易  事件研究法  






-学术板块荣誉出品-

整理:程慧煜 西安财经大学研究生

编辑:崔悦 东北财经大学本科生

审核:支瑾璠 东北财经大学本科生

副主编:支瑾璠 东北财经大学本科生

指导:水皮 / 李高波 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生



声明:本文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和原杂志所有。传播学术成果,见证学术力量,会计学术联盟在行动,感谢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厚爱!


以上就是本期“学术快报”栏目分享的主要内容。会计学术联盟,全球超过11万会计金融学者在关注,不忘初心:因缘分相聚,因互助成长,因智慧光华;牢记使命:传播会计前辈思想,引领青年一代成长。




2020年优秀会计学子训练营






模块二:会计研究方法及实战演练习第1讲:规范会计研究方法论•主讲嘉宾:Kevin 博士•7月3日 19:00-21:30•授课平台:CCtalk在线直播


01

「分享嘉宾介绍

授课教师:Kevin博士

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讲师、伍伦贡大学商学院中国学生教育同盟会创始人、伍伦贡大学校长最高勋章获得者、澳大利亚国家博士奖学金获得者、山东财经大学客座教授(2017年11月起)和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客座讲师 (2017年1月起);研究方向为企业社会责任及报告、会计和语言文化的关系以及会计教育学。




02

 「课程预告」

规范会计研究方法论

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在形成科学的会计理论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规范会计研究强调了理性思维在认识会计活动规律中的能动作用, 在实证会计研究提供大量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借助规范会计研究, 可以充分发挥理性思维强大的演绎逻辑推理功能, 在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之上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形成一般性结论, 从而更好地指导会计准则的制订和会计实践活动。




03

 「训练营简介」

“会计学术联盟”由国内外青年会计博士联合发起的高层次交流平台。不忘初心,服务成长。通过整合会计领域优质资源,努力打造为有缘人成长服务的“高端会计生态圈”。牢记使命:传播会计前辈思想,引领青年一代成长;不忘初心:因缘分而相聚,因互助而成长,因智慧而光华。


 会计科研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娃娃”抓起。在2020年暑期,我们将继续为优秀本科生、优秀硕士生、优秀博士生(新增)分享会计与财务研究的经验、举办2020年优秀会计学子科研成长暑期训练营。期望通过我们导师组的引导,能为正在读研的读博的,或即将读研的,或以后打算读研的学弟学妹,带来能量,增强信心,鼓足继续前行的动力。不久的将来,能为优秀会计研究学者脱颖而出尽一份力。





往期精彩推文回顾



戳这里“实证会计科研训练营"(6月29-7月18)火热进行中~!


点一下会更好看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